美国会最新报告:政策上认为“台湾地位仍未定”

2013年09月06日08:44  环球时报
资料图:马英九出访中南美洲首次过境美国纽约,台“驻美代表”金溥聪与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在纽约肯尼迪机场接机。 图片来源:台湾“中央社”   资料图:马英九出访中南美洲首次过境美国纽约,台“驻美代表”金溥聪与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在纽约肯尼迪机场接机。 图片来源:台湾“中央社”

  【环球网综合报道记者李柏涛】台湾《联合报》报道,美国国会最新发表的一分报告称,美国关于台湾的“一个中国”政策仍保有一点模糊空间,华盛顿、台北和北京对其内涵也有不同解释。但美国不承认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主张,也不承认“台湾是主权国家”,政策上认为“台湾地位仍未定”。

  报道称,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日前发表“中国╱台湾:‘一个中国’政策的演进”报告,由亚洲安全事务专家简淑贤主笔,整理美国故总统尼克松到现任总统奥巴马有关美国“一个中国”政策相关声明,检视这40多年来政策演进,如今美国的“一中政策”已涵盖“主权、使用武力和两岸对话”三大领域。

  报告指出,美国在1978年底前承认“中华民国”,但在1979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后,仍与台湾当局保持“非外交关系”,也就是美国国务院宣称的“非官方关系”。然而,美国在与中国大陆签署的三项公报中,未明确阐述台湾的主权地位,只表示认知台海两岸的“一个中国”立场。

  报告认为,1971年以来,在中国大陆理解下,历任美国总统在私下和公开场合阐述美国的“一个中国”政策,国会也关注美国在主权、军售和对话等问题上,立场是否向北京的“一个中国”原则靠拢。由于未承认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主权宣示,也未承认台湾是“主权国家”,美国的政策认为“台湾的地位未定”。美国政策将台湾问题留待海峡两岸人民解决,也就是在台湾民众同意和非单方面改变情况下“和平解决”;美国政策立场关注台湾问题解决的过程,而不是任何预定好的结果。

  报告指出,1979年美国国会通过“台湾关系法”,法案中提到对于台湾未来以和平方式决定的期待,任何企图以非和平方式决定台湾前途之举,将被视为对西太平洋地区和平及安定的威胁,为美国所严重关切;而法案也让国会决定提供台湾必要的安全协助,以维持足够的自卫能力。

  而自1990年中以来,美国在台海的军事均衡利益与和平稳定面临挑战,这些挑战来自于中国大陆的军备和“胁迫”、北京认为陈水扁执政期间推动“法理台独”、以及国民党拒绝增加防务经费等。

  直到2008年5月,国民党重新执政,两岸恢复对话;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,美国、中国大陆与台湾三方对海峡两岸交往带来的和平发展有言词交集,但对台湾地位和美国对台军售歧见仍未解。

(原标题:美国会最新报告:政策上认为“台湾地位仍未定”)

(编辑:SN053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哀悼王宁
  • 体育全运男足-辽沪2比2送四川赢球出局
  • 娱乐央视明年减少56项晚会 杜绝过度使用特效
  • 财经知情者:继蒋洁敏后中石油几名干部被带走
  • 科技小米手机3发布:售价1999元起 体验
  • 博客姚树洁:谷开来和梦鸽都是失败的母亲
  • 读书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认定汉奸的标准
  • 教育教师节拟改为孔子诞辰9月28日